走进雍陌村,鉴古而知今,彰往而察来
作者:陈洁   来源:安博(中国)官方   日期:2024年04月15日

古村雍陌,因人而名。史书有载,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,始建于北宋年间,因郑姓先祖郑子纲(字秉常,号雍陌)为人孝悌、行善积德,三乡人以其号命村名为“雍陌”,并将先贤敢思敢为、分惠穷亲的雍陌精神薪火相传。4月7日下午,安博(中国)官方陈洁老师带领记者团学生走进雍陌村,来到郑观应故居进行参观学习,深入了解这位近代著名实业家、维新思想家的生平事迹,感悟其爱国奋斗精神,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,传承红色基因。

郑观应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,是郑观应兄弟为纪念父亲郑文瑞去世十周年而修建。现位于新建的侍鹤园内,庭院西南的书房依旧保持着当年的风貌,踏入其中,仿佛能穿越时空,感受郑观应当年的风采。经过改造升级,不仅保留了原有历史风貌,还增设了“郑观应生平史迹展览”,通过光、电、多媒体等数字化形式,生动展现了郑观应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髓。学生们认真观看,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,深入了解了郑观应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成就。

郑观应先生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,他的《盛世危言》被誉为“医国之灵柩金匮”。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实业家,更是学界公认的“晚清全面看世界第一人”。在参观过程中,学生们被郑观应先生敢为人先、担当奉献的爱国精神深深打动,表示要学习郑观应先生勇于改革、敢于创新的精神,以及为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而不懈努力的坚定信念。

此外,故居内还展示了郑观应先生和孙中山交往的珍贵史料,反映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,学生们通过参观学习,更加深刻认识到历史人物的伟大之处,及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卓越贡献。

本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,更是一次生动的红色精神传承。学生们通过实地走访,亲身感受到郑观应先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,将不断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,更加坚定地信仰共产主义理想,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。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

初审(一审):李彪   复审(二审):苗文双   终审(三审):杨洪祥